365bet怎么样 欢迎您的访问! 中华全国总工会
你现在的位置: 主页 > 领导讲话 > 详情
增强“四个意识” 深化改革创新 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推动经济社会 持续健康发展建功立业
——在市总工会第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发表时间:2017-02-20 09:19:12来源:研究室谭耀青浏览量:1

郑  洪

(2017年2月16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受市总工会第四届常务委员会的委托,下面我向全委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对重庆工会来说,是非凡的一年,也是难忘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和全总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中央、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一切为了职工群众”的工作理念,以改革为动力、以基层为重点、以维权为己任、以服务为抓手,推动重庆工会工作实现了新发展。

(一)改革试点有新突破

1.着力健全组织体系。围绕扩大对职工群众有效覆盖,推进市总工会机关机构改革,强化党的领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三项职能,精简内设机构6个,精简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编制123名,全部下放到区县。实行市级产业工会委员会制改革,通过将工会负责人吸收为产业工会代表、委员、常委等形式,把工作触角延伸到与本产业相近的非公企业、行业协会,并建立产业工会主席办公会决策议事规则等6项制度,推行民主化、扁平化管理。充实区县工会工作力量,普遍增加2-5名编制、设立2-3个内设机构,采取专职、挂职、兼职、购买社工服务、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充实力量。优化工会组织成员结构,制定《关于工会召开代表大会及组成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若干规定》,市、区县和产业工会委员、常委中一线人员比例分别达40%、20%以上。探索开展区县、产业工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

2.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围绕提高基层工会服务能力,推动落实基层工会工作力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乡镇(街道、园区)和村(社区)工会组织建设,乡镇(街道)设置群团工作综合岗、村(社区)设立群团委员。持续开展“新领域建会集中行动” “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扩大对新领域新阶层的组织覆盖,新增基层工会组织2300家、会员14.8万。推动基层群团工作形成合力,联合团市委、市妇联出台《关于协同推进“四个联手”工作的意见》,在产业工人集中的园区等地牵头打造群团服务站市级示范点14个,牵头建立重庆市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出台《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留成经费及规范管理的规定》,市总工会拿出2%、区县工会明确5%的留成工会经费作为乡镇(街道)工会工作经费。出台《关于进一步全面推进基层工会改革的意见》,制定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会务公开、工会主席问责制等试行办法,以“双争”活动为抓手,打造基层工会改革示范点86个,推动工会改革措施在基层落地。

3.着力创新方式方法。围绕增强工会组织服务手段,探索网上工会工作,突出互动引导、线上服务等功能,建设市总工会官网、“渝工娘家人”微信公众号和APP等官方服务平台,出台《重庆市工会网上工作管理办法》,采用“顶层设计+分级部署+五级联动”机制,重点打造工会新闻发布、网上工会服务、技能素质提升、渝工创新服务、工会大数据分析五大系统,实现十大类“互联网+工会”专业化服务,基本形成“1网+1证+1卡”的服务职工新模式。截止2016年底,APP下载量40万,微信粉丝量11万,录入会员数据260多万,150余万职工关注并使用各类“互联网+工会”服务。创新服务品牌打造方式,推动技能提升基层化、困难帮扶经常化、法律援助专业化、职工文化突出思想性教育性。如,开展“千名律师进企业服务职工在基层”工作,首批招募志愿律师389名。创新活动开展和工作评价机制,构建“职工提出—工会主导—社会力量承办—职工参与—职工评价”的运行机制,2016年五一期间评选推荐的重庆“五一奖”拿出15%名额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在区县、产业工会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拿出30%的分值开展基层和职工满意度调查。

4.着力改进干部管理。围绕激发工会干部队伍活力,改善队伍结构,市总工会领导班子减少专职副主席2名,配备挂职副主席2名、兼职副主席4名;市级产业工会班子各配备挂职副主席1名、兼职副主席3-4名,其中1名来自非公经济组织;区县总工会班子均推行专挂兼相结合,人选突出基层导向、群众性、代表性,普遍配备了1-2名挂职成员、2-3名兼职成员,符合“班子中专职成员不超过50%”的改革要求。加强教育管理,出台《市总工会机关挂(兼)职干部管理实施细则》《市总工会机关工作规则》《关于加强新领域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制度,累计举办培训班287期、培训各级工会干部达4万多人次,探索开展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工作津贴制度。加强工会系统党建工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支持派驻纪检组工作,自觉接受监督,从严从实抓好巡视整改工作。改进工作作风,修订出台《关于工会干部直接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实施意见》,市、区县和乡镇(街道)工会机关干部普遍落实联系1个非公经济组织、1名一线职工、1名农民工和帮扶1名困难职工的联系结对机制。

(二)服务大局有新作为

1.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累计开展主题演讲比赛225场、专题知识竞赛126场、主题报告会125场、座谈会73场。打造 “互联网+APP+微博+公众号+手机报”的工会网络宣传机制,发布各类新闻及资讯1.7万条,阅读访问量120万人次。开展首届十大“巴渝工匠”评选宣传活动和劳模“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宣讲活动,举行“树行业标杆、创时代先锋”劳模倡议书发布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主办“结对子、种文化” “走基层、三贴近”慰问演出,成功举办全市职工文艺汇演、羽毛球、篮球比赛,推动向基层一线职工送书屋、送电影、送演出等文化活动常态化。

2.深化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市总工会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广泛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全年举办五大功能区域劳动竞赛14场,涉及比赛工种17项,参赛职工80万人次;联合产业、行业和市级相关部门举办重大劳动竞赛13场、技能竞赛30场。选树职工建功立业先进典型,推荐评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状5个、奖章18名、工人先锋号23个;评选重庆五一劳动奖状98个、奖章182名、工人先锋号179个。

3.深化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围绕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技术攻关、节能减排、“五小”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并依托市总工会网络服务平台搭建“渝工创新”和“技能提升”两个线上平台。制定实施《重庆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办法》《重庆市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验收评选办法》,已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400多个,首次采取项目申报方式公开评出重庆市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20个。完善4500多名省部级劳模档案库,组织全国、省部级劳模疗休养30批、1000余人,发放全国劳模专项补助资金626万、省部级劳模困难补助和慰问金2153万。

(三)服务职工有新成效

1.强化企业民主管理。围绕保障职工民主政治权利和劳动经济权益,牵头起草并推动市人大常委会修订出台《重庆市集体合同条例》,制定《重庆市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管理办法(试行)》。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意见》,联合市教委出台《重庆市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组织编印《民主管理工作手册》,落实职代会职权,规范厂务公开,依法集体协商,督促企业在化解过剩产能、企业改革改制中严格依法履行相关民主程序。认真落实《2014-2016年职工代表培训计划》,积极开展送教到基层活动,培训2000余人。开展民主管理示范创争活动和“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主题活动,命名表彰重庆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75个,评定39个“民主管理大家谈”活动优秀成果。

2.强化职工权益维护。围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煤炭、钢铁、化工等行业职工队伍情况调研,及时向党政报送专题报告,并参与有关改革政策措施的制定。组织开展“春风送法律·平安万里行”“情系劳动者·法在你身边”等普法宣传活动。落实《重庆市工会劳动关系矛盾纠纷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理实施办法》,出台《重庆市工会法律援助办法》《重庆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办法(试行)》等制度性文件,开展“千名律师进企业服务职工在基层”工作,与18个重庆籍民工聚集度高的省市签订《农民工联动维权合作协议》,及时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纠纷。2016年,全市工会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案件1283起,挽回劳动经济权益3250余万;配合人社部门参与处理农民工欠薪案件500余起、追讨欠薪2.8亿元。开展“安康杯”竞赛、重庆市第三届“安全伴我行”职业健康文艺创作比赛和《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依法依规参与永川区“10.31”特大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调查处理。

3.强化职工帮扶服务。围绕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对近5万户困难职工实现户策对接、建档立卡,打造“四季帮扶”品牌,开展元旦春节送温暖、端午中秋走访慰问、就业创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累计筹集帮扶资金3亿元。统筹推进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建成职工服务中心41个、职工服务站点7000余个、爱心服务网点850余个。筹备成立重庆市温暖基金会,募集到500万现金和价值2500万的物资。大力推进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坚持发展与服务并重,入会职工、互助资金实现稳步增长,赔付资金和会员所得实惠成倍增长。同时,履行市总工会扶贫集团牵头单位职责,共筹资1000余万助推南川“脱贫摘帽”;开展对口援助西藏昌都地区工会工作,筹集援助资金200多万。

过去一年,在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的辛勤付出、共同努力下,全市工会工作有新突破、新作为、新成效,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离中央和市委及全总的要求、基层的期盼、职工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工会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缺激情、缺思路、缺实干,能力素质、责任担当、纪律作风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基层工会工作薄弱的状况未得到有效解决,非公经济组织建会率低,已建会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工会干部不会为、不善为较为普遍,职工信赖度低,基础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成效还存在较大差距;三是一些服务阵地功能不完善、作用发挥差,有窗口无服务、有活动无效果、坐等职工上门,服务内容、活动方式、办事效率还存在较大差距;四是工会工作品牌有待进一步提升,资源整合不足、职工获得感不强、社会认同度不高,项目支撑、服务方式、统筹推进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五是工会组织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的改革还停留在文件上,已出台制度有的操作性不强、实效性差,工会工作开放性不够,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形势任务和工作思路

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多元多样的职工需求、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工会工作也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主动适应。

(一)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党的中心任务,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开创了新局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中央、市委对经济社会发展宏观环境作出了科学研判,认为:从全局看、中长期看,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从局部看、阶段性看,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潜在风险可能凸显,面临的挑战不容低估。特别是面对需求结构、人口结构、生产条件、资源环境、社会心理的深刻变化,面对稳增长的难度加大、实体经济发展困难较多、新兴产业培育任务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困难和问题,面对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区域、行业、企业分化凸显,各领域风险积累、交叉传导可能性上升,中央作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核心要害,深入推进各领域改革发展。全市工会要在服务发展大局上增强全局意识,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重心更多地放在保就业、保收入、保安全上,深入开展以技术创新为重点的劳动和技能竞赛、职工技能培训、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工作,协助党政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以及转岗安置、就业服务、困难帮扶等工作,发挥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职工队伍需求的新变化。职工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统筹推进,职工队伍规模日益壮大、内部构成日趋复杂,形成了普通职工、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公职人员、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灵活就业职工、下岗失业职工、青年职工等群体,且各类职工群体相互交织在一起,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利益诉求有着明显的差异,职工队伍需求呈现多样化、小众化,精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普惠化服务已成为工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要求。特别是青年职工、农民工等群体,工作、生活、交际的方式以及信息来源、消费模式、接受服务的方式已发生变化,更多地是通过网络空间来实现,这给工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全市工会要在服务职工群众上增强主业意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搞好服务职工品牌项目设计,大力实施工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行会员管理信息化和“大数据”分析,把握职工需求、提供有效供给、实现供需对接,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职工工作,更好地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

(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工会改革推进的新要求。改革的指向,就是我们实践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多次就新形势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工运理论,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工运事业的前进方向。今年2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了全国总工会、上海市、重庆市群团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指出试点工作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着力破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取得明显成效;要求已经开展试点的群团和地方要继续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功夫,巩固改革成果。同时,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针对影响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去年12月14日市委领导作出批示,指出群团改革不能松劲,仍是群团组织2017年工作重点;要求各群团组织做好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安排。全市工会要在深化工会改革上增强担当意识,持续优化工作职责、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基础、创新方式方法、改进干部管理,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把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增强工会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重庆工会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工代会召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会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党中央、市委一系列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认真落实全总十六届五次执委会精神,紧扣一条主线,抓住两个目标,做到三个统一,抓好四件大事,实施五个行动,增强“四个意识”、深化改革创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建功立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工代会的胜利召开。

——坚持正确方向,紧扣一条主线。立足方向正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紧扣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着力破除脱离职工群众的“四化”问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拥护、维护、服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工会工作始终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把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瞄准改革靶向,抓住两个目标。立足保持定力、紧盯目标、继续前行,围绕增强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能力、增强工会组织自我发展的活力这两个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打开眼界、打开思路、打开胸襟,持续用力、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形成有利于推动工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充满活力。

——落实工作要求,做到三个统一。立足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坚持忠诚党的事业与服务职工群众相统一、讲大局与接地气相统一、维权与维稳相统一,做到在党的领导下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在讲大局的前提下突出接地气,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把握大局大势,抓好四件大事。立足关键时段、关键环节、关键事件,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十九大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扎实开展评选表彰第五届重庆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广泛学习宣传贯彻《重庆市集体合同条例》,主动科学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认真筹备开好重庆市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突出重点难点,实施五个行动。立足抓实基层、做亮品牌、规范管理,大力实施干部提质、基层提振、阵地提档、品牌提升、管理提效 “五个行动”,努力推动工会干部强起来、基层工会活起来、服务阵地转起来、工作品牌亮起来、工会工作实起来,推进工会改革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让职工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把“职工之家”和“娘家人”的称号做得更加名副其实,努力开创重庆工会工作新局面。

三、2017年重点工作

做好今年的工会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贯彻和体现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团结服务职工群众、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相统一这个根本原则,用“五个行动”的具体实践,把“一切为了职工群众”的工作理念和“五个起来”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把工会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向纵深推进。

(一)实施干部提质行动,推动工会干部强起来。干部提质,重在讲学习、强党建、有激励,建设一支高素质、有担当、讲奉献的工会干部队伍。

第一,讲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工会干部头脑、指导工会工作。制定《重庆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十三五”规划》,探索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建设,完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加强统筹、创新方式,实施市总机关全员学、区县工会选调学、基层工会送教学,重点举办区县工会主要负责人培训班、新任工会干部上岗资格培训班,加强乡镇(街道)工会主席、群团综合岗工作人员、村社群团委员等新增工作力量的业务培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工会工作新问题、工人运动新情况、工人阶级新变化开展调查研究,完善下基层走访调研制度,做实“四个一”联系结对活动,做到对基层工会状况、职工队伍情况了然于胸。

第二,强党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工会系统党建工作,落实“两个责任”“一岗双责”,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发挥党组的把关作用,加强干部协管,选优配强工会领导干部。重视发挥挂兼职工会干部以及常委、委员、代表的作用,继续在区县、产业工会开展工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

第三,有激励。落实《市级群团机关挂职、兼职干部及志愿者工作补助试行办法》,研究出台《重庆市工会社会化工作者管理办法》,指导有条件的区县探索乡镇(街道)、村(社区)兼职工会干部的激励机制,总结推广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兼职工会主席工作津贴制度。按照“知群众、懂群众、爱群众”的标准,开展工会机关专挂兼职干部的选拔工作,切实增强工会干部执行力。

(二)实施基层提振行动,推动基层工会活起来。基层提振,重在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打通联系服务引导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第一,强基层。落实《关于进一步全面推进基层工会改革的意见》,深化“争创模范职工之家、争做职工信赖娘家人”活动,评选表彰一批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小家),开展第二届“重庆市职工群众信赖娘家人”评选活动,总结推广基层工会改革经验做法,编发基层工会工作指南,为基层工会建设树立示范样板。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结合学习宣传贯彻《重庆市集体合同条例》,认真落实《重庆市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管理办法(试行)》,开展“指导员在行动”活动和“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主题活动,推动建立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公司制企业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建设的意见》。特别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加强民主管理、落实职代会职权、规范民主程序,引导职工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协商等制度平台有序表达诉求和协调利益。

第二,补短板。强化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建设,深化“新领域建会集中行动”“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以劳务派遣公司、建筑、物流(快递)、家政服务、餐饮等非公经济组织为重点,以职介所、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为拓展,采取党群组织共建、工会筹备金缴纳督建、互联网普惠服务促建、资金奖励激建等多种方式组织职工、依靠职工依法建会,注重以联合工会吸收未建会企业的职工入会,注重运用“互联网+”方式提高建会、入会效率,持续推进“互联网+工会会员实名制”工作,扩大工会组织覆盖。强化党建带工建机制,推动党员工会主席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吸纳企业团组织主要负责人进入工会委员会。做好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兼并重组中的工会工作。贯彻落实《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指导基层工会搞好换届选举工作。落实各级工会组织经费收缴的主体责任,完善区县、产业工会经费征收激励办法,推进工会经费收支预算管理全覆盖,用好乡镇(街道、园区)工会留成经费,研究区域性行业性联合工会工作经费保障问题,督促基层单位按规定足额落实工会工作经费,提高基层工会直接服务职工的经费支出比例。

第三,增活力。坚持以职工为中心、让职工当主角、由职工说了算,畅通职工会员参与和监督工会工作的渠道,落实基层工会会务公开、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常任制、会员评家等制度,探索推行工会主席问责制。条件成熟的,可试行基层工会主席公推直选。指导基层工会运用好市总工会互联网+官方服务平台,开展职工问需调查、菜单式服务、趣味性活动,建立职工QQ群、微信群,努力构建 “职工提出—工会主导—社会力量承办—职工参与—职工评价”的活动开展机制。

(三)实施阵地提档行动,推动服务阵地转起来。阵地提档,重在实服务、用好网、能对接,构建网上网下有机融合、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

第一,实服务。做强市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推进重庆工会大厦转企改制,推动文化宫、疗养院等事业单位进一步强化公益服务属性、做出自身特色。完善工会资产监管制度体系,加强全市工会重点项目建设监管。做实市、区县及基层服务阵地,对各级职工服务阵地的运行模式、运作机制、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进行梳理和固化,推行错时上下班、周末值班制、职工预约制和上门服务制。对区县职工服务(帮扶)中心,要摸清改革后的情况,具体分析、分类指导,开展标准化建设评定工作。已明确独立运行的,要加强硬件建设、规范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已与其他群团整合的,要争取相对独立的窗口和人员,实现工作有效对接;未明确运行模式的,要协调区县党政争取实行独立运行的方式,其他群团可进入设立窗口并派人进驻。对基层服务站点(窗口),要明确工会服务内容和工作人员,有条件的组建志愿服务队,推行“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扩大对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的有效覆盖。对企事业单位、机关等基层单位困难帮扶站点、职工书屋、爱心妈咪小屋等阵地,要因地制宜、统筹建设、提高使用率。

第二,用好网。工会改革必须过好互联网这一关。大数据、物联网极大提高了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我们要养成运用现代科技开展工作的思维习惯,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积极推进工会“互联网+”行动计划,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把工作提高到新的层次和水平。完善网络平台功能,增强市总工会官网、“渝工娘家人” 微信公众号和APP等网络服务平台的操作便捷性、互动交流性、数据完整性。建设网络工作队伍,推行管理、服务、阵地、资讯、人员、学习“六上网”,让工会干部运用互联网开展工作成为自觉,实现对职工群众的全天候联系服务。下大气力宣传推广,开展“互联网+工会服务”进基层系列活动,推广使用惠工福利、技能提升、渝工创新等平台,让更多的基层工会、工会干部、职工群众知道并运用我们的网络服务平台。

第三,能对接。推动网上网下阵地各自对接,实体阵地重点研究与区县群团服务中心的工作衔接问题,上下互动、整体联动、顺畅运行;网络阵地重点推动区县、产业工会自建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既与区县党政、其他群团横向互联互通,又与市总网站、自媒体平台纵向互联互通,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扩大影响。推动网上网下阵地互动对接,把实体阵地融入到“1网+1证+1卡”的互联网+工会服务新模式之中,实现内容有效衔接、基础数据有效共享、线上线下服务互通。推动同社会资源有效对接,探索联手党政群机关、引领社会组织服务职工的工作方式,加大购买社会组织专业化服务力度,推行“工会组织+社工+志愿者”工作模式以及“互联网+工会”会员普惠性服务。

(四)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推动工作品牌亮起来。品牌提升,重在重统筹、接地气、增实效,让职工群众认可工会服务品牌并有更多获得感。

第一,提技能。推动技能提升基层化,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统筹实施劳动和技能竞赛、职工技能培训、“五小”活动、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工作项目。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市总工会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制定《重庆市工会劳动和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立足团结带领职工创新创优、建功立业,创新区域联动、产地联合、产业联手等竞赛方式,开展五大功能区域劳动和技能竞赛15场,指导开展两江新区促进区域发展全国示范性劳动竞赛、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市级示范劳动竞赛、“万开云”经济协作区域联动发展劳动竞赛,组织开展“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劳动竞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金融、旅游、餐饮、建筑、公安、教育、卫生等重点产业和行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赛、师徒帮教、技能培训,完善“渝工创新”和“技能提升”网络平台,推进选树“首席员工”、“金牌工人”等技能带头人活动,培养造就一批在全市或全行业叫得响、有影响的“大国工匠”,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推动基层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五小”活动、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开展重庆市第二届职工创新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评选命名第三批重庆市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推荐评选全国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牵头做好第五届重庆市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做好全国“五一奖”推荐评选工作,落实劳模政策待遇,计划组织开展劳模休养1000人左右,力争推动出台省部级劳模退休金增发替代政策。

第二,常帮扶。推动帮扶服务经常化,坚持精准帮扶、精准服务,统筹落地“四季帮扶”、日常救助、互助保障、温暖基金、就业创业服务、女职工关爱行动等服务项目,更加注重指导基层工会建立完善日常关爱帮扶机制,对职工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要关心,随时随地体现“职工之家”的人文关怀、善意和温情。深入开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建档立卡、户策对接、精准帮扶,适当提高困难职工节日慰问标准,下拨日常帮扶资金在去年基础上增长20%。高度关注企业关停并转迁过程中的职工权益维护问题,督促企业多转岗少下岗,协同做好职工的思想引导、转岗安置、就业培训等工作。完善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机制,强化宣传发动、优化保障计划、提高服务质量,重点推进非公企业和农民工参加互助保障活动,实现入会人数、互助资金稳步增长;深化同三峡银行等的合作,稳步扩大惠工卡的发放范围。发挥市温暖基金会的平台作用,策划实施一批公益项目,推进服务职工工作社会化。做实农民工服务工作,参与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推进农民工就业服务“春风行动”,参加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注重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协助开展“农民工日”宣传活动和“十佳农民工”评选活动,依托金融网点等场所建立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推动在主城区建设“爱心驿站”示范点20个,支持区县在市外农民工聚集地建设流动服务站。以“四个一”(一片心、一叠卡、一张网、一个家)为抓手,加强服务职工工作。按照市委、全总的要求,继续做好对口扶贫和对口援藏工作。

第三,善维权。推动法律援助专业化,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统一,统筹推进工会普法、劳动法律监督、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保护、工会信访、法律援助、源头维权等工作有效开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好《重庆市集体合同条例》,做实“千名律师进企业服务职工在基层”工作。深化“安康杯”竞赛和群众性安全生产文化创作活动,配合做好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和职业病防范检查。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工会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时段职工队伍稳定隐患排查和情况报告工作。围绕当前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频发领域和群体,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职工的共性需求和诉求,提出工会的主张和建议,积极为党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改善民生提供决策参考。

第四,多引导。推动职工文化活动突出思想性教育性,统筹策划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送文化下基层、体育竞赛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第二届寻找十大“巴渝工匠”活动和劳模、工匠“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职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向基层一线职工送书屋、送电影、送演出等文化活动,推进“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开展“争当学习型职工”和“党在我心中”演讲网上展评等系列读书活动,开展首届职工文艺原创作品比赛、首届职工微电影大赛、第二届时代强音线上新声活动、职工摄影书画大赛和职工篮球联赛、乒乓球赛、武术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五)实施管理提效行动,推动工会工作实起来。管理提效,重在明职责、定项目、重督导,把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贯穿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

第一,明职责。通过内设机构定事项、产业工会定特色、干部职工定责任,梳理固化任务清单、工作范围、责任边界,面向基层职工确立主打品牌和特色项目,减少工作线条、减轻基层负担。研究制定《关于深入推进产业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理顺区县、产业工会管理基层工会的原则、范围及关系,探索推进市级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重点推进区县以下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

第二,定项目。推行工作项目化运作、经费项目化管理、重大项目工作组制,推动工作力量、工会经费、优势资源进一步向重点项目、向基层倾斜,聚力办好服务职工群众、打牢基层基础的实事项目。注重通过内部联合、上下联动、对外联手,推进资源整合、力量统筹、机制联动,落实《关于协同推进“四个联手”工作的意见》,协力打造好工会服务项目。注重舆论宣传、社会引导、效果评估,积极引导社会组织、职工群众参与工会服务项目建设,发现问题、持续改进,提升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

第三,重督导。改进工作考核评价体系、重点项目跟踪评估制度、上级精神文件落实督导制度,对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市总工会的各项改革措施特别是改革中出台的制度文件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确保上级精神和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加强工会经费审计监督工作,制定出台审计业务操作规范,健全经审工作制度办法,完善工会内审、国家审计、社会审计、职工会员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做实区县工会两年一审、产业所属基层单位抽查审计、市总直属单位一年一审。

各位委员、同志们,工会改革要向纵深推进,只能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和全总的坚强领导下,走对路、扎实干,坚定信心、稳中求进,以更大的勇气抓改革、以更实的举措促发展、以更严的要求转作风,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